2015年4月18日 星期六

20150418-0419特生中心研習

南投集集特有生物研習(1)              台灣蝙蝠的生態和保育--鄭錫奇老師
        蝙蝠在東方是吉祥的象徵,因為「蝠」和福氣的「福」同音,所以在閩南式建築的窗花上大部分刻有「五福臨門」;但是在西方,蝙蝠是邪惡、黑暗的象徵和吸血鬼的化身。
    蝙蝠他白天時常躲在陰暗的角落,直到晚上才出來覓食,有幾個原因
1.食物較多
2.避免早上太陽的照射
3.以躲避天敵的襲擊
因為以上這三點,所以蝙蝠成了暗夜精靈,只有在晚上才活動。
        蝙蝠是一種哺乳類動物,在目前已知的哺乳動物中,只有蝙蝠會飛,而且也直有蝙蝠會進行冬眠,一般蝙蝠在飛行時,體溫可以到40多度,但在冬眠時體溫最低只有4度左右,甚至會在蝙蝠的身上結霜。蝙蝠的翅膀其實只是一層皮,我們稱為翼膜,並且從手指連結到尾巴,和鳥類的翅膀構造截然不同。有人說蝙蝠是一個活雷達,這是再好不過的解釋,因為蝙蝠的食物以昆蟲、蜘蛛等為食,所以必須要發超音波來定位,尋找食物的所在,所以除了少數幾種以果實為生的果蝠以外,均會發超音波。
吸血蝙蝠
        一般的人認為,蝙蝠都是吸血的,但那種蝙蝠只存在在中南美洲,並且只吸食牛、豬等家禽的血,由於牠們的生理系統進化的非常特殊,犬齒的外型上也呈現為非常銳利的刀口形狀,因此除了嗜血以外,已經無法再吃其他的東西了。
     牠們在吸血時利用門齒和犬齒切開皮膚後,牠們會用舌頭不斷地舔食流出的血液,在牠們的唾液中具有抗凝血劑,會使動物本身的自動凝血功能失效,讓血流不止而有生命危險,這正是吸血蝙蝠的致命之處。
        這次的老師鄭錫奇老師上完課之後,就帶我們去大觀古隧道裡看蝙蝠,結果時運不濟,正好有導遊用擴音器在為大學生講解大觀古隧道的建築,把一隻台灣葉鼻蝠嚇了出來,讓老師有不祥的預感,因為有可能已經把蝙蝠都嚇跑了,還好還是有看到兩種蝙蝠,分別為台灣大葉鼻蝠和台灣小蹄鼻蝠,而小蹄鼻蝠聚集在一塊,毛茸茸的看起來超可愛的。經過了這次的蝙蝠課程,讓我知道蝙蝠非常需要保育,也會有許多人對蝙蝠有非常多誤解。我之前有看過一則新聞,就是一家七口在吃飯時看到了一隻東亞家蝠飛進屋裡,誤以為是吸血蝙蝠,嚇的大家通通躲到樓下去。大家都不敢抓,只好打110求救,才化解這場危機。希望以後我們可以對蝙蝠有更多的了解,把正確的知識分享給大家。


南投集集特有生物研習(2)               兩棲類的生態與保育--林春富老師
        這次的兩棲類生態課程是由林春富老師還有葉大詮老師為我們上課以及進行夜觀的活動。
        我們在夜觀時分為兩組,我是和林春富老師同一組,我們這組聽到許多的蛙鳴,也看到很多的蛙類,我們有看到面天樹蛙、史丹吉氏小雨蛙、貢德氏赤蛙、盤古蟾蜍等,老師還請盤古蟾蜍示範真正的蛙式,他們在游泳時只用後腳,前腳是不會動的,我們還有看到斑龜的蛋,用一層厚厚的土蓋在上面,還有看到令人心生畏懼的赤尾青竹絲,老師抓到的是一隻非常年輕的蛇,他吐信的樣子令人感到害怕,另外一組則有抓到白梅花蛇和赤背松柏根,白梅花蛇非常小隻,不過15公分,赤背松柏根則是一直往飼育箱底部鑽,這是我第一次在一天內看到那麼多隻的蛇,令我非常開心。
         第二天則是林春富老師為我們上關於兩棲類的課程,老師把許多和蛙類有關的照片和我們分享這些照片例如兩隻公的盤古蟾蜍在爭一隻母盤古蟾蜍,兩隻正在打架的畫面,也看到一隻公的斯文豪氏赤蛙錯抱一隻母的莫氏樹蛙,然後一隻公的莫氏樹蛙在旁邊苦苦等待斯文豪氏赤蛙下來的情形,令人啼笑皆非,接下來老師也說明母艾氏樹蛙產未受精卵給自己的小蝌蚪吃,甚至還有阿姨幫忙照顧的情形,也讓我們對這種生物為之驚嘆,老師還播了一步影片,影片裡頭的公青蛙正在大打出手,而且那種青蛙應該比牛蛙還要大,還要肥。另外一個場景則是一隻母青蛙,旁邊有兩個小水塘,其中一個裡頭裝滿了蝌蚪,另外一個則是空的,只有水,那隻母青蛙看到小水塘裡的蝌蚪快要跳出來了,所以就將兩個小水塘中間挖一個通道讓小水塘裡的蝌蚪分散一些到另外一邊去,當小水塘裡的蝌蚪全部暴走到另外一個水塘時,那個情景令大家笑得人仰馬翻,給大家放鬆一下,老師也和我們分享台灣的生物多樣性以及蛙類棲地的保育,讓我們知道我們台灣的蛙類有許多岌岌可危的地方,例如棲地破壞、外來種入侵等,應該要好好的保護這個非常可愛的兩生類動物。


南投集集特有生物研習(3)               野生動物的救傷與認識詹芳澤老師
     這一次的課程是關於野生動物的救傷與認識,這是我第一次接觸這類型的課程,台灣擁有非常多的野生動物,我們有時候所做的活動會影響野生動物的棲息,甚至導致他的受傷,例如農民因為防止都動物進入他的農園導致農作物的損失,所以會架鳥網,這樣子的行為,就影響到了飛鳥的生存環境,會讓他受傷甚至導致死亡,如果當我們遇到這些受傷動物的時候,應該怎麼辦呢?
1.將動物放在合適大小的紙箱子中,給他一個黑暗的環境,降低他的壓迫感,並且在箱子中放入乾淨柔軟的衣服或紙巾,給他有安心得著地感。
2.將箱子放在安靜的地方,並且遠離家中的其他寵物。
3.不要一直打開箱干擾他,因為這是造成牠嚴重休克的急迫因子。
4、盡速送到專業單位處理並且不能餵他任何食物。
接下來老師還有介紹狂犬病,這種非常可怕的疾病其實只要預防,發病的機率就會減的非常的低
狂犬病(俗稱:瘋狗症;字根來自拉丁語:rabies,意為「瘋狂」)是一種由病毒引起之人畜共患傳染病,可於恆溫動物身上造成嚴重腦部發炎。沒有接受疫苗免疫的感染者,當神經症狀出現後幾乎必然死亡,通常的死亡原因都是由於中樞神經-脊髓)被病毒破壞,病毒大量存在於發病者的腦脊液唾液體液中,絕大部份通過咬傷傳播,很多時令染病的人或動物特別活躍,在沒有激怒的情況下發起攻擊,展現其他不尋常的行為。狂犬病亦可以以麻痺方式出現,令患者顯得沉默內向。
    狂犬病通常由其他動物傳染給人類,被染病動物或患病者抓傷或咬傷都可能感染,染病動物的唾液在與其他動物或人類的黏膜接觸時也具有傳染力。哺乳動物中,靈長目食肉目翼手目等都可能染病,如雪貂鼬獾浣熊臭鼬狐狸蝙蝠還有
由維基百科的敘述可以知道狂犬病可以百分之百的致死也可以百分之百的預防,所以我們要做好二不一要的原則,就是不要碰觸野生動物、不要拋棄寵物、以及要施打狂犬病的疫苗,這樣我們就可以有效預防狂犬病,不到狂犬病的肆虐!

南投集集特有生物研習(4)              野菇的生態觀察--黃秀雯老師(菇媽)
        野菇他是隸屬於五大界中的真菌界,是一種相當特別的生物,不具有真正的細胞核和葉綠素,而且細胞壁的組成分為幾丁質。台灣的氣候潮濕,所以可以在許多的地方看到的菇類,但是有許多的菇類都是有毒的,例如像有著招魂天使之稱的鱗柄白鵝膏,它是屬於肝損害形的毒,最嚴重可以導致死亡,野菇的毒性可以分為神精致幻型、腸胃炎型、肝損害型、溶血型等,其中肝損害型和溶血型這兩種毒可以導致死亡。
老師有介紹非常頂級的四種菇軟黃金、白鑽石、黑鑽石和紅寶石
軟黃金指的是冬蟲夏草,是一種非常昂貴的中藥材,是蝙蝠蛾在三齡幼蟲時,被一種菌類寄生,菌絲便和蟲融為一體,這種軟黃金一斤可以賣到二十萬新台幣!
    白鑽石就是法國三大料理之一的松露,這種松露只能靠狗或豬的嗅覺才聞的到,但是因為豬非常的貪吃,所以人們就決定訓練狗來尋找松露,這種松露一公斤可以賣到六至十二萬新台幣!
黑鑽石指的是沉香,是瑞香科植物遭雷擊、蟲咬或真菌感染所造成的,這種沉香的價格起伏很大,從一千三百新台幣到三十三萬新台幣都有(夜市賣一斤四十塊 = ­=)­
接下來就是紅寶石了,這個紅寶石指的是牛樟芝,是台灣特有的菇菌類,寄生在牛樟樹上,因為可以人工培育,所以市面上有許多牛樟芝的保健食品。
    菇是一種非常好的食品,用途非常的廣泛,也可以透過它來賺大錢$$,習望我們台灣的野菇愈來愈多,變成一個菇菇王國!

2015年4月11日 星期六

20150411野鳥

      這次野鳥的觀察是由王嘉雄老師為我們上課,台灣有627種鳥類,密度上來說是全世界數一數二高的,並且高達24種的特有種,這種驚人的數據,把台灣說成寶島真是不為過。
    要調查鳥類,要先看調查的鳥類是候鳥還是留鳥,如果是留鳥就可以使用穿越線調查法以及固定半徑調查法,穿越線調查法是針對比較大面積的地方,並且要固定的時間還有速度,有分為簡易型、隨意型還有棲地形,我們以隨意型比較常用,而固定半徑調查法是在天氣晴朗的時候,所有目擊到的還有聽到的鳥類通通都要記錄,但是在天空中盤旋的鳥類若是一直盤旋就不算若是要觀察候鳥就以繫放為主,繫放有分足旗還有發報器,足旗是比較常用的方式,用顏色來區分國家,用編號來區別的地點和時間,最後一種就是自動照相,這種方式可以解決人力的問題,也可以觀察較隱密的動物。
老師之前有去東沙環礁國家公園進行鳥類的觀察,老師說東沙島的特色是種類非常的多但數量卻很少,裡頭大部份都是過境鳥,佔了百分之七十六,他們生存的地方大部分是在東沙島的潟湖,佔了百分之十七,東沙島鳥類最多的時候是35月還有911月,可以在那邊觀察大量的家燕過境,老師在那邊都是架鳥網來捕捉看看有什麼鳥類,但這種方式找地點的技術要很高,所以不一定每次都抓的到鳥,他們必須整夜不能睡覺,因為大部分的鳥類都是在晚上遷移,目的就是避開天敵,那些鳥類也不能在鳥網上面太久,否則會失溫而死掉,他們一網到鳥就會先幫她量身高體重,還要看年齡做紀錄之後才會幫他繫放。
候鳥的遷徙
        台灣有百分之七十四的候鳥,百分之二十六的留鳥,候鳥有分為夏候鳥和冬候鳥,夏候鳥的高峰是在45月,冬候鳥的高峰是在910月,著名的夏候鳥有八色鳥,而冬候鳥有灰面鵟鷹以及黑面琵鷺,灰面鵟鷹因為他們遷徙的時間是在10月多,所以又有國慶鳥的名稱,全世界有百分之六十的黑面琵鷺都來我們台灣度冬,是台灣國寶級的鳥類,他們以看到候鳥時會先看看有沒有足旗判斷是哪個國家飛過來的,也會以頭骨的鈣化程度來判斷年齡,鳥類的遷徙是世界最快的,像最快的是隼,一0小時可以飛250公里,他們不只飛得快,飛的距離也非常的長,例如翻石鷸平均距離每天可以飛925公里,有一次長刺歌雀從加拿大到阿根廷,共飛了八千公里,其中最厲害的是北極燕鷗,因為他們要南北極兩邊往返,所以他們一次的遷移距離,高達4萬公里,真的非常的厲害,鳥類飛行時的定向方式,有分為視覺和非視覺,視覺的有透過星辰、太陽以及地標,非視覺得有天生的遺傳以及地球的磁場。


鳥類是一種非常常見到的動物,我們應該盡心竭力的保護他,才能維持台灣的生物多樣性,共創一個美麗寶島。

2015年3月21日 星期六

20150321昆蟲


    這次的昆蟲課是陳建志教授為我們講解,昆蟲是世界上最多的動物,世界上大約有1023隻昆蟲,「蟲」口約是人類的兩億倍,昆蟲學家估計,地球上昆蟲的種類大約有三千萬種,這種天文數字讓我們知道,昆蟲是多麼的強大,人類又是多麼的渺小

蝴蝶
   
    研究蝴蝶時,要先種好該蝴蝶幼蟲的食草,再去採集母蝶,等她產卵(野外的蝴蝶大部分都已經交配過了,所以不用擔心會有未受精卵的問題),接下來就可以將蝴蝶完全變態的四個過程通通觀察到了。大部分在溪邊吸水的鳳蝶都是公的,所以要母蝶的話,最好要到半山腰,看看要尋找的母蝶的寄主植物的花上面,出現母蝶的機率就高很多,在攜帶時,可以運用光面透明單光紙所製成的三角紙,三角紙的角度和蝴蝶翅膀的角度是相似的,比較方便攜帶,若是用飼養箱的話,蝴蝶的翅膀會因為碰撞而折損,佔的體積又大,所以三角紙是最佳選擇。

採集方法

1. 波氏漏斗法:
    利用燈光加熱,讓棲息土壤中小型昆蟲向下鑽,最後掉入漏斗底端的酒精瓶,可用以調查土棲昆蟲之群聚結構,大部分是針對原始昆蟲。

2. 搖「蟲」樹:
    在樹下準備一隻雨傘,最好是白色,會反光的,方便來接蟲,然後慢慢的搖樹(最好再請一個人幫忙撐傘,否則頭上也會下起蟲雨;也不能在有電線桿搖,萬一勾到電線,悲劇就發生了。)雨傘中就會出現許多鞘翅目的昆蟲。
3. 毒瓶:
     已採集昆蟲,如要製作標本,應盡速將之毒斃並善加保存,以免昆蟲掙扎破壞標本的完整性。其中適用的毒劑包括氰酸鉀、乙醚、醋酸乙脂、冰醋酸、福馬林或酒精等。在這些眾多化學藥劑裡面,冰醋酸和酒精是對人體較無害的,其中冰醋酸對昆蟲的毒性較強而且標本死後不會變硬,較能保存標本的完整性,所以大部分採集都是用冰醋酸當成「殺蟲劑」。
4. 吸蟲管
    主要是針對小昆蟲,並且要在吹嘴加上洗衣袋的布,否則採集到的昆蟲就會食道裡到處「探索」,有時候也可以使用小型吸塵器。
5. 燈光誘集法:
    夜行性昆蟲通常具有趨光性,我們可以在森林裡的開闊地架設誘蟲燈光與白布幕聚集昆蟲,採集到的大多是蛾類。也可以在山區道路的路燈底下設置陷阱,讓一些在路面爬行的昆蟲也掉進陷阱。
6. 直落式陷阱(Drift-fence pit-fall trap)
    針對於在地面活動的昆蟲,在調查時於每一樣區內,以中心點向外輻射設置三面攔截籬擋板,並於中心點及攔截籬末端挖洞,埋入水桶或杯子,與地面齊平,桶內放入誘餌,或是在桶中灌標本固定液,以免掉入昆蟲自相殘殺,在陷阱上面也要放一塊有空隙的板子,以免小型脊椎動物掉入。教授就有一次慘痛的經驗,陷阱設置好了,上面沒有放板子,結果來驗收成果時發現,除了三顆嚙齒類動物的頭顱外,沒看到半隻昆蟲的蹤影,原來是有三隻愛吃的老鼠看到陷阱內有許多的昆蟲,就跳了下去,結果成了「難兄難弟」,裡頭昆蟲吃完後,才發現爬不出去,而且也沒東西吃,只好自相殘殺,到最後就剩下三顆頭顱了(有點噁~~)

研究科學、探討:

研究科學時,要遵守相關的程序,才是一篇完整、有實用性的報告,內容如下:

1. 觀察:此步驟通常為科學方法實驗的第一步。
2. 提出問題:針對觀察到的現象,提出問題。
3. 參考文獻資料:查詢相關資料以提出各種可能。
4. 形成假說:針對問題提出可能的假說。
5. 設計實驗步驟:設計實驗,驗證假說。
6. 分析實驗結果(或修改假說):有系統的整理記錄,並分析結果。
7. 提出結論:根據實驗結果,提出結論。
8. 形成學說


研究昆蟲時,必須把它製成標本,雖然犧牲了牠的生命,但所得到的知識是無價的,如果只是在把玩昆蟲的話,那就不對了,我們應該要尊重這些生命,不能隨便糟蹋牠,他們可以讓我們了解這世上的珍奇異物,了解神秘奧妙的大自然!!

2015年3月14日 星期六

20150314蛇類的觀察


    這一次上課是由杜銘章老師為我們講解蛇類的世界,他在自然界裡小有名氣,是研究蛇類的權威,他主要研究的是海蛇,目前已經退休,所以我們就來看看海蛇神秘的世界吧。

    老師為什麼會研究海蛇,而不研究陸地上的蛇呢??因為老師之前是研究不同水深的各種魚苗,但是這要花上許多的費用,所以老師就去養殖場抓魚苗,放在顯微鏡下做分類,可是老師又覺得這樣很無趣,所以老師又想說:「那我研究海蛇好了」就開始了他的研究之路。

    世界約有50種海蛇,分布於太平洋西岸與印度洋,為什麼大西洋沒有呢?因為南美洲與非洲南端有寒流經過,海蛇的適應溫度大約在20度左右,太冷的話會凍死,另外還有蘇伊士運河以及巴拿馬運河這兩個途徑,為什麼也不行呢??因為經過蘇伊士運河之前,會經過紅海地區,那邊很熱,而且含鹽量高,海蛇要喝淡水,所在那邊海蛇會脫水死亡。巴拿馬運河行不通是因為運河內的水位高於兩邊的大洋,必須透過層層關卡才能越過運河,使的海蛇不利從此管道進入大西洋。

海蛇的食物、棲地
    海蛇的食物有很多種,像專門吃鰻魚的黃唇青斑海蛇及黑唇青斑海蛇,闊帶青斑海蛇則吃許多的珊瑚礁魚類,飯島氏海蛇則吃各式各樣的魚卵。但海蛇雖然生活在海裡,在口腔中也有舌下鹽腺,但牠卻不喝海水呢,海蛇的鹽腺主要排出進入體內食物的海水累積過多的鹽類,當海蛇吐信時,便順便將高濃度的鹽類排出體外。所以牠們可是不喝海水,只喝淡水的。
海蛇的棲地,老師有做過一個研究,看哪裡的珊瑚礁有最多的海蛇,總共實驗了四個地方:1.高位珊瑚礁,沒淡水2.高位珊瑚礁,有淡水3. 低位珊瑚礁,沒淡水4. 低位珊瑚礁,有淡水。結果高位珊瑚礁,有淡水的地方,海蛇較多,所以老師在日本做研究的時候,非常精準的就知道哪邊有海蛇,讓當時和他同行的研究教授讚嘆不已呢!

台灣的海蛇、保育、觀光
    台灣大約有七種海蛇,大部分都是很安全、溫馴的。大部分的海蛇都有毒,單位毒性很高,可是每次咬噬的出毒量卻很低,就跟蚊子叮一樣,所以台灣很少有海蛇傷人的記錄,反倒是人一直在傷害海蛇,亂丟垃圾、漏油汙染、過度捕撈等等逐漸破壞了海蛇的棲地,其實台灣可以發展觀光,有著非常大的潛力,但許多觀光客亂丟垃圾,破壞自然環境,美景不再,台灣可以把觀光門票的價位拉高,把一部分的錢拿來回饋大自然,雇人清理垃圾、巡邏,而我們可以去海裡浮潛、潛水,與海蛇共游,因為台灣的海蛇都非常的安全,讓遊客、環境達到兩全其美的目的,這樣何樂而不為??